查看原文
其他

从经堂语到中埃、中阿友谊的桥梁(上)

陈嘉厚 走近外交 2024-03-01

作者:陈嘉厚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阿拉伯语言文学家,北京大学东语系主任教授,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国家级研究项目《汉语-阿拉伯语词典》牵头人和定稿者,《毛泽东选集》第二、三、四卷阿拉伯文译稿的校改和定稿者。



音频



正文


提起阿拉伯语,在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之初,中国百姓除了穆斯林大众外很少有人知道,有些人甚至误以为那是中国回教徒的语言。

读过《天方夜谭》小说的人,有的也不见得完全弄明白,甚至不知道“天方”一词乃是出自我国的古籍,原指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后来泛指阿拉伯地区,只是模模糊糊觉得阿拉伯语就是那远在西方天边的一个神秘的阿拉伯王国的国王和他臣民的语言,是为天方之语也。

麦家大清真寺


然而,阿拉伯语对于中国的穆斯林大众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知道这是真主给圣人穆罕默德降示《古兰经》所用的语言,也是圣人穆罕默德家乡阿拉伯半岛麦加的语言,因而在他们心目中是一种至为神圣而又亲切的语言。

他们绝大多数人没有学过阿拉伯语,却十分眼熟耳熟。《古兰经》经文、清真寺壁饰、清真饭铺招牌都有阿拉伯字,举目可见,能不眼熟!

2011年11月5日,麦加朝觐5日进入高潮,一名朝觐者在阿拉法特山上读《古兰经》。这一天,所有朝觐者须面向位于麦加大清真寺内的天房礼拜,然后站在阿拉法特山上诵念《古兰经》,以纪念先知穆罕默德在此发表临终演说。


每天五次礼拜前,清真寺的宣礼员都要在宣礼楼上或清真寺门前反复多次用阿拉伯语高声唱诵唤拜词,召唤穆斯林按时礼拜。每周的主麻日(星期五聚礼日)在清真寺参加集体礼拜,听领拜人(通常是清真寺教长)诵读阿拉伯语《古兰经》的有关章节,礼拜人还要一齐念两句阿语祷词。平日自家或邻里婚丧嫁娶、红白喜事请教长(亦称“阿訇”)念经,所选经文章节也是用阿拉伯语诵读,可以说阿语是常听不断,以至耳熟能详。

中国穆斯林还有个习惯,有自己的中国常用名之外,还要请教长给起个宗教性的“经名”,是一种阿拉伯语名字,男名如“阿里”“侯赛因”,女名如“法蒂玛”“阿以莎”,为的是讨个吉利。

中国有回族、维吾尔族等十个民族,人口约2000万,信仰伊斯兰教,为伊斯兰教信徒,亦称“穆斯林”(为阿拉伯语“伊斯兰教信徒”一词的音译)、“回教徒”。

穆罕默德像外出传教图


伊斯兰教于公元七世纪初由真主的使者、先知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一般认为,伊斯兰教于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经由陆、海“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阿拉伯语是随着阿拉伯穆斯林商人进入中国的,并逐渐传播开来。

到了13世纪,伊斯兰教在中国已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信仰的宗教之一,而阿拉伯语作为宗教语言在中国穆斯林中广为传播。到了16世纪,阿拉伯语已成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穆斯林青年以能学习阿拉伯语为荣,尤以能念诵阿拉伯文《古兰经》为殊荣。

《古兰经》第一章


到了16世纪,阿拉伯语已成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穆斯林青年以能学习阿拉伯语为荣,尤以能念诵阿拉伯文《古兰经》为殊荣。受过经堂教育的学生,懂阿拉伯语,会诵读阿文《古兰经》,有伊斯兰教义和教法的基本知识,毕业时获得清真寺教长的聘任资格,可以受聘到各地清真寺当教长,或者自辟蹊径,专心致志于伊斯兰宗教研究,以期成为伊斯兰宗教学者。他们中不乏精通阿拉伯语之人,能直接研读《古兰经》、圣训以及大量伊斯兰教教义、教法、历史和哲学的阿拉伯语原著,进而自己著书立说。

进入20世纪后,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逐渐由在清真寺内教学发展到在全国穆斯林聚居地区开办新型的现代中小学和师范学校,让穆斯林子弟在这些宗教学校里不仅学习阿拉伯语和伊斯兰宗教知识,而且还学习一些现代科学知识。

这时期,一些伊斯兰教社团组织开始与阿拉伯国家的宗教组织和机构建立联系,选派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到埃及开罗的爱资哈尔大学深造。

爱资哈尔大学,阿拉伯世界最古老的学府。


爱资哈尔大学是伊斯兰世界一所最负盛名,最有权威的高等宗教学府,也是世界各地穆斯林学子最向往的伊斯兰宗教学殿堂。在这里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后,大都到伊斯兰教中学和师范学校任教,或从事伊斯兰宗教研究工作,或应聘到清真寺当教长,少数到公立学校乃至高等学府教授阿拉伯语。

总之,当年留埃学子对阿拉伯语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Part.1


一是使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Part.2


二是使阿拉伯语在中国传播的范围从穆斯林大众扩大到非穆斯林大众,开创了阿拉伯语在中国传播的新局面;

Part.3


三是他们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发展阿拉伯语教学的主力——创业者和带头人。如马坚教授,他留学埃及爱资哈尔大学,是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的创始人,解放后一直担任专业教研室主任。

因此可以说,正是埃及的爱资哈尔大学为现代阿拉伯语在中国的传播培养了一大批师资,为两个新生的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领导人和人民沟通联系、互谅互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阿拉伯语翻译人才。

马坚(1906-1978),原名马玉书、回族,云南沙甸人,是我国著名的伊斯兰学者、宗教学家、语言学家和翻译家,一生致力于推动伊斯兰教中国化。


1946年,北京大学成立了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是著名的东方学家季羡林教授,他向校长推荐留埃的伊斯兰宗教学者、阿语专家马坚先生,聘为北大教授,创建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北大因此成为中国把阿拉伯语作为一门学科设立专业的第一所大学,阿拉伯语在中国的传播从此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它的大学教学研究的新阶段。

1949年春夏之交,中央领导为了集中力量重点培养国家急需的通晓东方语人才,委托胡乔木同志找他的清华老同学季羡林教授征求意见,说中央想把南京的东方语言专科学校、中央大学边政系的一部分和边疆学院的一部分从南京迁来北京,并入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

季教授回顾50年前这件事时心情很是激动,他写道:“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我们这几个书生,空怀报国之心,实无用武之地。现在这样一个好机会,仿佛自天而降,我们又哪能不欢欣雀跃呢!我立即同意,于是我们这一个全校最小的系,一变而为全校最大的系。”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主席接待阿拉伯客人,马坚先生(右二)担任翻译。


合并后,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一下子拥有三位留埃的教师马坚、刘麟瑞、王世清,不久又增添了两位留埃的教师:一位是杨有漪,原任北京东四清真寺教长;另一位是马金鹏,原在北京成达师范学校任教,后受聘为上海福佑街清真寺教长。当时,这五位老前辈代表全国阿语的一流水平,是中国阿语界的精英。北大阿拉伯语言文学专业就以这样的师资阵容,肩负起培养国家急需阿语翻译和教学人才的历史使命。


— 未完待续 —


   选自 | 《丝路新韵——新中国和阿拉伯国家50年外交历程》

作者 | 陈嘉厚

图片 | 本书及网络     编辑 | 走近外交 咖啡



Contributions Wanted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咨询电话:

13901290192

投稿邮箱:

info@wujianminfoundation.org





推荐阅读 /


亲历两伊战争“袭城战”

江主席的西雅图之行

冷战人物觅踪


关注我们 /


       

“走近外交”订阅号

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


       

“吴建民公益基金会”服务号

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从经堂语到中埃、中阿友谊的桥梁(上)

陈嘉厚 走近外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